/***weixinshare start****/ var urlStr = encodeURIComponent(window.location.href); var imgSrc = 'http://www.51testing.com/favicon.ico'; $.ajax({ url : "http://quan.51testing.com/goShare", type : "post", data : { url : urlStr }, success : function(response){ wx.config({ debug : false, appId : 'wxc2eb0783319e1462', timestamp : response.msg.res.timestamp, nonceStr : response.msg.res.nonceStr, signature : response.msg.res.signature, jsApiList : [ 'onMenuShareAppMessage','onMenuShareTimeline' ] }); wx.ready(function(){ wx.onMenuShareTimeline({ title: "代码质量度量标准:聊聊Go代码覆盖率技术与最佳实践-51Testing", link: window.location.href, imgUrl: imgSrc, success: function(){ } }); wx.onMenuShareAppMessage({ title: "代码质量度量标准:聊聊Go代码覆盖率技术与最佳实践-51Testing", desc: "  覆盖率技术基础  截止到Go1.15.2以前,关于覆盖率技术底层实现,以下知识点您应该知道:  · go语言采用的是插桩源码的形式,而不是待二进制执行时再去设置breakpoints。这就导致了当前go的测试覆盖率收集技术,一定是侵入式的,会修改目标程序源码。曾经有同学会问,插过桩的二进制能不能放到线上,所以建议最好不要。  · 到底什么是"插桩"?这个问题很关键。大家可以任意找一个go文件,试试命令go tool cover -mode=count -var=CoverageVariableName xxxx.go,看看输出的文件是什么?  笔者以这个文件为例https://github.com/qiniu/goc/blob/master/goc.go, 得到以下结果:   package main      import "github.com/qiniu/goc/cmd"      func main() {CoverageVariableName.Count[0]++;    cmd.Execute()   }      var CoverageVariableName = struct {    Count     [1]uint32    Pos       [3 * 1]uint32    NumStmt   [1]uint16   } {    Pos: [3 * 1]uint32{     21, 23, 0x2000d, // [0]    },    NumStmt: [1]uint16{     1, // 0    },   }  可以看到,执行完之后,源码里多了个CoverageVariableName变量,其有三个比较关键的属性:  Count uint32数组,数组中每个元素代表相应基本块(basic block)被执行到的次数CoverageVariableName变量会在每个执行逻辑单元设置个计数器,比如CoverageVariableName.Count[0]++, 而这就是所谓插桩了。通过这个计数器能很方便的计算出这块代码是否被执行到,以及执行了多少次。相信大家一定见过表示go覆盖率结果的coverprofile数据,类似下面: github.com/qiniu/goc/goc.go:21.13,23.2 1 1  这里的内容就是通过类似上面的变量CoverageVariableName得到。其基本语义为 "文件:起始行.起始列,结束行.结束列 该基本块中的语句数量 该基本块被执行到的次数"  Pos 代表的各个基本块在源码文件中的位置,三个为一组。比如这里的21代表该基本块的起始行数,23代表结束行数,0x2000d比较有趣,其前16位代表结束列数,后16位代表起始列数。通过行和列能唯一确定一个点,而通过起始点和结束点,就能精确表达某基本块在源码文件中的物理范围。  NumStmt 代表相应基本块范围内有多少语句(statement)  依托于go语言官方强大的工具链,大家可以非常方便的做单测覆盖率收集与统计。但是集测/E2E就不是那么方便了。不过好在我们现在有了 https://github.com/qiniu/goc。  集测覆盖率收集利器 - Goc原理  关于单测这块,深入go源码,我们会发现go test -cover命令会自动生成一个_testmain.go 文件。这个文件会Import各个插过桩的包,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取插桩变量,从而计算测试覆盖率。实际上goc也是类似的原理(PS: 关于为何不直接用go test -c -cover 方案,可以参考这里: 开源啦 | go语言系统测试覆盖率收集利器goc。  不过集测时,被测对象通常是完整产品,涉及到多个long running的后端服务。所以goc在设计上会自动化会给每个服务注入HTTP API,同时通过服务注册中心goc server来管理所有被测服务。如此的话,就可以在运行时,通过命令goc profile实时获取整个集群的覆盖率结果,当真非常方便。  整体架构参见:  代码覆盖率的最佳实践  技术需要为企业价值服务,不然就是在耍流氓。可以看到,目前玩覆盖率的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:  度量 - 深度度量,各种包,文件,方法度量,都属于该体系。其背后的价值在于反馈与发现。反馈测试水平如何,发现不足或风险并予以提高。比如常见的作为流水线准入标准,发布门禁等等。度量是基础,但不能止步于数据。覆盖率的终极目标,是提高测试覆盖率,尤其是自动化场景的覆盖率,并一以贯之。所以基于此,业界我们看到,做的比较有价值的落地形态是增量覆盖率的度量。goc diff 结合Prow平台也落地了类似的能力,如果您内部也使用Kubernetes,不妨尝试一下。当然同类型的比较知名的商业化服务,也有CodeCov/Coveralls等,不过目前她们多数是局限在单测领域。  精准测试方向 - 这是个很大的方向,其背后的价值逻辑比较清晰,就是建立业务到代码的双向反馈,用于提升测试行为的精准高效。但这里其实含有悖论,懂代码的同学,大概率不需要无脑反馈;不能深入到代码的同学,你给代码级别的反馈,也效果不大。所以这里落地姿势很重要。目前业界没还看到有比较好的实践例子,大部分都是解决特定场景下的问题,有一定的局限。  而相较于落地方向,作为广大研发同学,下面这些最佳实践可能对您更有价值:  高代码覆盖率并不能保证高产品质量,但低代码覆盖率一定说明大部分逻辑没有被自动化测到。后者通常会增加问题遗留到线上的风险,当引起注意。  没有普适的针对所有产品的严格覆盖率标准。实际上这更应该是业务或技术负责人基于自己的领域知识,代码模块的重要程度,修改频率等等因素,自行在团队中确定标准,并推动成为团队共识。  低代码覆盖率并不可怕,能够主动去分析未被覆盖到的部分,并评估风险是否可接受,会更加有意义。实际上笔者认为,只要这一次的提交比上一次要好,都是值得鼓励的。 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,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,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(021-64471599-8017),我们将立即处理", link: window.location.href, imgUrl: imgSrc, success: function(){ } }); }); }, error: function(err) { console.log(err); } }); /***weixinshare end****/ function doZoom(size){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articlebody').style.fontSize=size+'px'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