纠错算法和bitset使用了该库,后续可能会考虑自己实现一遍
示例
link to CODE
package main
import (
"fmt"
)
func main() {
if err != nil {
fmt.Printf("could not generate QRCode: %v", err)
}
// save file
fmt.Printf("could not save image: %v", err)
}
}
生成结果如图:
QRCode原理
1 数据分析(data analysis):
分析输入数据,根据数据决定要使用的QR码版本、容错级别和编码模式。低版本的QR码无法编码过长的数据,含有非数字字母字符的数据要使用扩展字符编码模式。
2 编码数据(data encoding):
根据选择的编码模式,将输入的字符串转换成比特流,插入模式标识码(mode indicator)和终止标识符(terminator),把比特流切分成八比特的字节,加入填充字节来满足标准的数据字码数要求。
3 计算容错码(error correction coding):
对步骤二产生的比特流计算容错码,附在比特流之后。高版本的编码方式可能需要将数据流切分成块(block)再分别进行容错码计算。
4 组织数据(structure final message):
根据结构图把步骤三得到的有容错的数据流切分,准备填充。
5 填充(module placement in matrix):
把数据和功能性图样根据标准填充到矩阵中。
6 应用数据掩码(data masking):
应用标准中的八个数据掩码来变换编码区域的数据,选择最优的掩码应用。讲到再展开。
7 填充格式和版本信息(format and version information):
计算格式和版本信息填入矩阵,完成QR码。
参考文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