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并发系统当中,分库分表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,同时也是BAT等大厂面试时,经常考的热门考题。
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分库分表吗?
这个问题要从两条线说起:垂直方向 和 水平方向。
1 垂直方向垂直方向主要针对的是业务,下面聊聊业务的发展跟分库分表有什么关系。
1.1 单库在系统初期,业务功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系统模块较少。
为了快速满足迭代需求,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依赖。更重要的是减少系统的复杂度,保证开发速度,我们通常会使用单库来保存数据。
系统初期的数据库架构如下:
此时,使用的数据库方案是:一个数据库包含多张业务表。用户读数据请求和写数据请求,都是操作的同一个数据库。
1.2 分表系统上线之后,随着业务的发展,不断的添加新功能。导致单表中的字段越来越多,开始变得有点不太好维护了。
一个用户表就包含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字段,管理起来有点混乱。
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
答:分表。
将用户表拆分为:用户基本信息表 和 用户扩展表。
用户基本信息表中存的是用户最主要的信息,比如:用户名、密码、别名、手机号、邮箱、年龄、性别等核心数据。
这些信息跟用户息息相关,查询的频次非常高。
而用户扩展表中存的是用户的扩展信息,比如:所属单位、户口所在地、所在城市等等,非核心数据。
这些信息只有在特定的业务场景才需要查询,而绝大数业务场景是不需要的。
所以通过分表把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分开,让表的结构更清晰,职责更单一,更便于维护。
除了按实际业务分表之外,我们还有一个常用的分表原则是:把调用频次高的放在一张表,调用频次低的放在另一张表。
有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就是:订单表和订单详情表。
1.3 分库不知不觉,系统已经上线了一年多的时间了。经历了N个迭代的需求开发,功能已经非常完善。
系统功能完善,意味着系统各种关联关系,错综复杂。
此时,如果不赶快梳理业务逻辑,后面会带来很多隐藏问题,会把自己坑死。
这就需要按业务功能,划分不同领域了。把相同领域的表放到同一个数据库,不同领域的表,放在另外的数据库。
具体拆分过程如下:
将用户、产品、物流、订单相关的表,从原来一个数据库中,拆分成单独的用户库、产品库、物流库和订单库,一共四个数据库。
在这里为了看起来更直观,每个库我只画了一张表,实际场景可能有多张表。
这样按领域拆分之后,每个领域只用关注自己相关的表,职责更单一了,一下子变得更好维护了。
1.4 分库分表有时候按业务,只分库,或者只分表是不够的。比如:有些财务系统,需要按月份和年份汇总,所有用户的资金。
这就需要做:分库分表了。
每年都有个单独的数据库,每个数据库中,都有12张表,每张表存储一个月的用户资金数据。
这样分库分表之后,就能非常高效的查询出某个用户每个月,或者每年的资金了。
此外,还有些比较特殊的需求,比如需要按照地域分库,比如:华中、华北、华南等区,每个区都有一个单独的数据库。
甚至有些游戏平台,按接入的游戏厂商来做分库分表。
2 水平方向水分方向主要针对的是数据,下面聊聊数据跟分库分表又有什么关系。
2.1 单库在系统初期,由于用户非常少,所以系统并发量很小。并且存在表中的数据量也非常少。
这时的数据库架构如下:
此时,使用的数据库方案同样是:一个master数据库包含多张业务表。
用户读数据请求和写数据请求,都是操作的同一个数据库,该方案比较适合于并发量很低的业务场景。
2.2 主从读写分离系统上线一段时间后,用户数量增加了。
此时,你会发现用户的请求当中,读数据的请求占据了大部分,真正写数据的请求占比很少。
众所周知,数据库连接是有限的,它是非常宝贵的资源。而每次数据库的读或写请求,都需要占用至少一个数据库连接。
如果写数据请求需要的数据库连接,被读数据请求占用完了,不就写不了数据了?
这样问题就严重了。
为了解决该问题,我们需要把读库和写库分开。
于是,就出现了主从读写分离架构:
考虑刚开始用户量还没那么大,选择的是一主一从的架构,也就是常说的一个master一个slave。
所有的写数据请求,都指向主库。一旦主库写完数据之后,立马异步同步给从库。这样所有的读数据请求,就能及时从从库中获取到数据了(除非网络有延迟)。
读写分离方案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单节点问题,相对于单库的方案,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。
因为如果主库挂了,可以升级从库为主库,将所有读写请求都指向新主库,系统又能正常运行了。
读写分离方案其实也是分库的一种,它相对于为数据做了备份,它已经成为了系统初期的首先方案。
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:如果用户量确实有些大,如果master挂了,升级slave为master,将所有读写请求都指向新master。
但此时,如果这个新master根本扛不住所有的读写请求,该怎么办?
这就需要一主多从的架构了:
上图中我列的是一主两从,如果master挂了,可以选择从库1或从库2中的一个,升级为新master。假如我们在这里升级从库1为新master,则原来的从库2就变成了新master的的slave了。
调整之后的架构图如下:
这样就能解决上面的问题了。
除此之外,如果查询请求量再增大,我们还可以将架构升级为一主三从、一主四从…一主N从等。
2.3 分库上面的读写分离方案确实可以解决读请求大于写请求时,导致master节点扛不住的问题。但如果某个领域,比如:用户库。如果注册用户的请求量非常大,即写请求本身的请求量就很大,一个master库根本无法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。
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建立多个用户库。
用户库的拆分过程如下:
在这里我将用户库拆分成了三个库(真实场景不一定是这样的),每个库的表结构是一模一样的,只有存储的数据不一样。
2.4 分表用户请求量上来了,带来的势必是数据量的成本上升。即使做了分库,但有可能单个库,比如:用户库,出现了5000万的数据。
根据经验值,单表的数据量应该尽量控制在1000万以内,性能是最佳的。如果有几千万级的数据量,用单表来存,性能会变得很差。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个架构学习交流圈。交流学习指导伪鑫:1253431195(里面有大量的面试题及答案)里面会分享一些资深架构师录制的视频录像:有Spring,MyBatis,Netty源码分析,高并发、高性能、分布式、微服务架构的原理,JVM性能优化、分布式架构等这些成为架构师必备的知识体系。还能领取免费的学习资源,目前受益良多
如果数据量太大了,需要建立的索引也会很大,从小到大检索一次数据,会非常耗时,而且非常消耗cpu资源。
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分表,这样可以控制每张表的数据量,和索引大小。
表拆分过程如下:
我在这里将用户库中的用户表,拆分成了四张表(真实场景不一定是这样的),每张表的表结构是一模一样的,只是存储的数据不一样。
如果以后用户数据量越来越大,只需再多分几张用户表即可。
2.5 分库分表当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,用户并发量大,而且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也很多。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需要做分库分表。
如下图所示:
图中将用户库拆分成了三个库,每个库都包含了四张用户表。
如果有用户请求过来的时候,先根据用户id路由到其中一个用户库,然后再定位到某张表。
路由的算法挺多的:
- 根据id取模,比如:id=7,有4张表,则7%4=3,模为3,路由到用户表3。
- 给id指定一个区间范围,比如:id的值是0-10万,则数据存在用户表0,id的值是10-20万,则数据存在用户表1。
- 一致性hash算法
这篇文章就不过多介绍了,后面会有文章专门介绍这些路由算法的。
3 真实案例接下来,废话不多说,给大家分享三个我参与过的分库分表项目经历,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个参考。
3.1 分库我之前待过一家公司,我们团队是做游戏运营的,我们公司提供平台,游戏厂商接入我们平台,推广他们的游戏。
游戏玩家通过我们平台登录,成功之后跳转到游戏厂商的指定游戏页面,该玩家就能正常玩游戏了,还可以充值游戏币。
这就需要建立我们的账号体系和游戏厂商的账号的映射关系,游戏玩家通过登录我们平台的游戏账号,成功之后转换成游戏厂商自己平台的账号。
这里有两个问题:
- 每个游戏厂商的接入方式可能都不一样,账号体系映射关系也有差异。
- 用户都从我们平台登录,成功之后跳转到游戏厂商的游戏页面。当时有N个游戏厂商接入了,活跃的游戏玩家比较多,登录接口的并发量不容小觑。
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,我们当时采用的方案是:分库。即针对每一个游戏都单独建一个数据库,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允许存在差异。
我们当时没有进一步分表,是因为当时考虑每种游戏的用户量,还没到大到离谱的地步。不像王者荣耀这种现象级的游戏,有上亿的玩家。
其中有个比较关键的地方是:登录接口中需要传入游戏id字段,通过该字段,系统就知道要操作哪个库,因为库名中就包含了游戏id的信息。
3.2 分表还是在那家游戏平台公司,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业务就是:金钻会员。
说白了就是打造了一套跟游戏相关的会员体系,为了保持用户的活跃度,开通会员有很多福利,比如:送游戏币、充值有折扣、积分兑换、抽奖、专属客服等等。
在这套会员体系当中,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:积分。
用户有很多种途径可以获取积分,比如:签到、充值、玩游戏、抽奖、推广、参加活动等等。
积分用什么用途呢?
- 退换实物礼物
- 兑换游戏币
- 抽奖
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想说,一个用户一天当中,获取积分或消费积分都可能有很多次,那么,一个用户一天就可能会产生几十条记录。
如果用户多了的话,积分相关的数据量其实挺惊人的。
我们当时考虑了,水平方向的数据量可能会很大,但是用户并发量并不大,不像登录接口那样。
所以采用的方案是:分表。
当时使用一个积分数据库就够了,但是分了128张表。然后根据用户id,进行hash除以128取模。
3.3 分库分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分表的数量最好是2的幂次方,方便以后扩容。
后来我去了一家从事餐饮软件开发的公司。这个公司有个特点是在每天的中午和晚上的就餐高峰期,用户的并发量很大。
用户吃饭前需要通过我们系统点餐,然后下单,然后结账。当时点餐和下单的并发量挺大的。
餐厅可能会有很多人,每个人都可能下多个订单。这样就会导致用户的并发量高,并且数据量也很大。
所以,综合考虑了一下,当时我们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分库分表。
经过调研之后,觉得使用了当当网开源的基于jdbc的中间件框架:sharding-jdbc。
当时分了4个库,每个库有32张表。
4 总结上面主要从:垂直和水平,两个方向介绍了我们的系统为什么要分库分表。
说实话垂直方向(即业务方向)更简单。
在水平方向(即数据方向)上,分库和分表的作用,其实是有区别的,不能混为一谈。
- 分库:是为了解决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问题,和磁盘IO的性能瓶颈问题。
- 分表:是为了解决单表数据量太大,sql语句查询数据时,即使走了索引也非常耗时问题。此外还可以解决消耗cpu资源问题。
- 分库分表:可以解决 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、磁盘IO的性能瓶颈、检索数据耗时 和 消耗cpu资源等问题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很大,但是需要保存的数据量很少,这时可以只分库,不分表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不大,但是需要保存的数量很多,这时可以只分表,不分库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大,并且需要保存的数量也很多时,可以分库分表。
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。
是不是有点意犹未尽?
没关系,其实分库分表相关内容挺多的,本文作为分库分表系列的第一弹,作为一个开胃小菜吧,分享给大家。
在文章末尾顺便提几个问题:
- 分库分表的具体实现方案有哪些?
- 分库分表后如何平滑扩容?
- 分库分表后带来了哪些问题?
- 如何在项目中实现分库分表功能?
此时,使用的数据库方案是:一个数据库包含多张业务表。用户读数据请求和写数据请求,都是操作的同一个数据库。
1.2 分表系统上线之后,随着业务的发展,不断的添加新功能。导致单表中的字段越来越多,开始变得有点不太好维护了。
一个用户表就包含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字段,管理起来有点混乱。
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
答:分表。
将用户表拆分为:用户基本信息表 和 用户扩展表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37d2c6-1658890242999)]
用户基本信息表中存的是用户最主要的信息,比如:用户名、密码、别名、手机号、邮箱、年龄、性别等核心数据。
这些信息跟用户息息相关,查询的频次非常高。
而用户扩展表中存的是用户的扩展信息,比如:所属单位、户口所在地、所在城市等等,非核心数据。
这些信息只有在特定的业务场景才需要查询,而绝大数业务场景是不需要的。
所以通过分表把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分开,让表的结构更清晰,职责更单一,更便于维护。
除了按实际业务分表之外,我们还有一个常用的分表原则是:把调用频次高的放在一张表,调用频次低的放在另一张表。
有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就是:订单表和订单详情表。
1.3 分库不知不觉,系统已经上线了一年多的时间了。经历了N个迭代的需求开发,功能已经非常完善。
系统功能完善,意味着系统各种关联关系,错综复杂。
此时,如果不赶快梳理业务逻辑,后面会带来很多隐藏问题,会把自己坑死。
这就需要按业务功能,划分不同领域了。把相同领域的表放到同一个数据库,不同领域的表,放在另外的数据库。
具体拆分过程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e114ae-1658890242999)]
将用户、产品、物流、订单相关的表,从原来一个数据库中,拆分成单独的用户库、产品库、物流库和订单库,一共四个数据库。
在这里为了看起来更直观,每个库我只画了一张表,实际场景可能有多张表。
这样按领域拆分之后,每个领域只用关注自己相关的表,职责更单一了,一下子变得更好维护了。
1.4 分库分表有时候按业务,只分库,或者只分表是不够的。比如:有些财务系统,需要按月份和年份汇总,所有用户的资金。
这就需要做:分库分表了。
每年都有个单独的数据库,每个数据库中,都有12张表,每张表存储一个月的用户资金数据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c3b914-1658890242999)]
这样分库分表之后,就能非常高效的查询出某个用户每个月,或者每年的资金了。
此外,还有些比较特殊的需求,比如需要按照地域分库,比如:华中、华北、华南等区,每个区都有一个单独的数据库。
甚至有些游戏平台,按接入的游戏厂商来做分库分表。
2 水平方向水分方向主要针对的是数据,下面聊聊数据跟分库分表又有什么关系。
2.1 单库在系统初期,由于用户非常少,所以系统并发量很小。并且存在表中的数据量也非常少。
这时的数据库架构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2533d0-1658890242998)]
此时,使用的数据库方案同样是:一个master数据库包含多张业务表。
用户读数据请求和写数据请求,都是操作的同一个数据库,该方案比较适合于并发量很低的业务场景。
2.2 主从读写分离系统上线一段时间后,用户数量增加了。
此时,你会发现用户的请求当中,读数据的请求占据了大部分,真正写数据的请求占比很少。
众所周知,数据库连接是有限的,它是非常宝贵的资源。而每次数据库的读或写请求,都需要占用至少一个数据库连接。
如果写数据请求需要的数据库连接,被读数据请求占用完了,不就写不了数据了?
这样问题就严重了。
为了解决该问题,我们需要把读库和写库分开。
于是,就出现了主从读写分离架构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96881c-1658890242998)]
考虑刚开始用户量还没那么大,选择的是一主一从的架构,也就是常说的一个master一个slave。
所有的写数据请求,都指向主库。一旦主库写完数据之后,立马异步同步给从库。这样所有的读数据请求,就能及时从从库中获取到数据了(除非网络有延迟)。
读写分离方案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单节点问题,相对于单库的方案,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。
因为如果主库挂了,可以升级从库为主库,将所有读写请求都指向新主库,系统又能正常运行了。
读写分离方案其实也是分库的一种,它相对于为数据做了备份,它已经成为了系统初期的首先方案。
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:如果用户量确实有些大,如果master挂了,升级slave为master,将所有读写请求都指向新master。
但此时,如果这个新master根本扛不住所有的读写请求,该怎么办?
这就需要一主多从的架构了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9e4c01-1658890242998)]
上图中我列的是一主两从,如果master挂了,可以选择从库1或从库2中的一个,升级为新master。假如我们在这里升级从库1为新master,则原来的从库2就变成了新master的的slave了。
调整之后的架构图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5fa087-1658890242997)]
这样就能解决上面的问题了。
除此之外,如果查询请求量再增大,我们还可以将架构升级为一主三从、一主四从…一主N从等。
2.3 分库上面的读写分离方案确实可以解决读请求大于写请求时,导致master节点扛不住的问题。但如果某个领域,比如:用户库。如果注册用户的请求量非常大,即写请求本身的请求量就很大,一个master库根本无法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。
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建立多个用户库。
用户库的拆分过程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1d2dc3-1658890242997)]
在这里我将用户库拆分成了三个库(真实场景不一定是这样的),每个库的表结构是一模一样的,只有存储的数据不一样。
2.4 分表用户请求量上来了,带来的势必是数据量的成本上升。即使做了分库,但有可能单个库,比如:用户库,出现了5000万的数据。
根据经验值,单表的数据量应该尽量控制在1000万以内,性能是最佳的。如果有几千万级的数据量,用单表来存,性能会变得很差。
如果数据量太大了,需要建立的索引也会很大,从小到大检索一次数据,会非常耗时,而且非常消耗cpu资源。
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分表,这样可以控制每张表的数据量,和索引大小。
表拆分过程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f531af-1658890242997)]
我在这里将用户库中的用户表,拆分成了四张表(真实场景不一定是这样的),每张表的表结构是一模一样的,只是存储的数据不一样。
如果以后用户数据量越来越大,只需再多分几张用户表即可。
2.5 分库分表当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,用户并发量大,而且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也很多。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需要做分库分表。
如下图所示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2cfe46-1658890242996)]
图中将用户库拆分成了三个库,每个库都包含了四张用户表。
如果有用户请求过来的时候,先根据用户id路由到其中一个用户库,然后再定位到某张表。
路由的算法挺多的:
- 根据id取模,比如:id=7,有4张表,则7%4=3,模为3,路由到用户表3。
- 给id指定一个区间范围,比如:id的值是0-10万,则数据存在用户表0,id的值是10-20万,则数据存在用户表1。
- 一致性hash算法
这篇文章就不过多介绍了,后面会有文章专门介绍这些路由算法的。
3 真实案例接下来,废话不多说,给大家分享三个我参与过的分库分表项目经历,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个参考。
3.1 分库我之前待过一家公司,我们团队是做游戏运营的,我们公司提供平台,游戏厂商接入我们平台,推广他们的游戏。
游戏玩家通过我们平台登录,成功之后跳转到游戏厂商的指定游戏页面,该玩家就能正常玩游戏了,还可以充值游戏币。
这就需要建立我们的账号体系和游戏厂商的账号的映射关系,游戏玩家通过登录我们平台的游戏账号,成功之后转换成游戏厂商自己平台的账号。
这里有两个问题:
- 每个游戏厂商的接入方式可能都不一样,账号体系映射关系也有差异。
- 用户都从我们平台登录,成功之后跳转到游戏厂商的游戏页面。当时有N个游戏厂商接入了,活跃的游戏玩家比较多,登录接口的并发量不容小觑。
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,我们当时采用的方案是:分库。即针对每一个游戏都单独建一个数据库,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允许存在差异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50fd2-1658890242996)]
我们当时没有进一步分表,是因为当时考虑每种游戏的用户量,还没到大到离谱的地步。不像王者荣耀这种现象级的游戏,有上亿的玩家。
其中有个比较关键的地方是:登录接口中需要传入游戏id字段,通过该字段,系统就知道要操作哪个库,因为库名中就包含了游戏id的信息。
3.2 分表还是在那家游戏平台公司,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业务就是:金钻会员。
说白了就是打造了一套跟游戏相关的会员体系,为了保持用户的活跃度,开通会员有很多福利,比如:送游戏币、充值有折扣、积分兑换、抽奖、专属客服等等。
在这套会员体系当中,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:积分。
用户有很多种途径可以获取积分,比如:签到、充值、玩游戏、抽奖、推广、参加活动等等。
积分用什么用途呢?
- 退换实物礼物
- 兑换游戏币
- 抽奖
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想说,一个用户一天当中,获取积分或消费积分都可能有很多次,那么,一个用户一天就可能会产生几十条记录。
如果用户多了的话,积分相关的数据量其实挺惊人的。
我们当时考虑了,水平方向的数据量可能会很大,但是用户并发量并不大,不像登录接口那样。
所以采用的方案是:分表。
当时使用一个积分数据库就够了,但是分了128张表。然后根据用户id,进行hash除以128取模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7a8586-1658890242996)]
3.3 分库分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分表的数量最好是2的幂次方,方便以后扩容。
后来我去了一家从事餐饮软件开发的公司。这个公司有个特点是在每天的中午和晚上的就餐高峰期,用户的并发量很大。
用户吃饭前需要通过我们系统点餐,然后下单,然后结账。当时点餐和下单的并发量挺大的。
餐厅可能会有很多人,每个人都可能下多个订单。这样就会导致用户的并发量高,并且数据量也很大。
所以,综合考虑了一下,当时我们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分库分表。
经过调研之后,觉得使用了当当网开源的基于jdbc的中间件框架:sharding-jdbc。
当时分了4个库,每个库有32张表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1c0649-1658890242995)]
4 总结上面主要从:垂直和水平,两个方向介绍了我们的系统为什么要分库分表。
说实话垂直方向(即业务方向)更简单。
在水平方向(即数据方向)上,分库和分表的作用,其实是有区别的,不能混为一谈。
- 分库:是为了解决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问题,和磁盘IO的性能瓶颈问题。
- 分表:是为了解决单表数据量太大,sql语句查询数据时,即使走了索引也非常耗时问题。此外还可以解决消耗cpu资源问题。
- 分库分表:可以解决 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、磁盘IO的性能瓶颈、检索数据耗时 和 消耗cpu资源等问题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很大,但是需要保存的数据量很少,这时可以只分库,不分表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不大,但是需要保存的数量很多,这时可以只分表,不分库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大,并且需要保存的数量也很多时,可以分库分表。
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。
是不是有点意犹未尽?
没关系,其实分库分表相关内容挺多的,本文作为分库分表系列的第一弹,作为一个开胃小菜吧,分享给大家。
在文章末尾顺便提几个问题:
- 分库分表的具体实现方案有哪些?
- 分库分表后如何平滑扩容?
- 分库分表后带来了哪些问题?
- 如何在项目中实现分库分表功能?
此时,使用的数据库方案是:一个数据库包含多张业务表。用户读数据请求和写数据请求,都是操作的同一个数据库。
1.2 分表系统上线之后,随着业务的发展,不断的添加新功能。导致单表中的字段越来越多,开始变得有点不太好维护了。
一个用户表就包含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字段,管理起来有点混乱。
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
答:分表。
将用户表拆分为:用户基本信息表 和 用户扩展表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31df60-1658890144173)]
用户基本信息表中存的是用户最主要的信息,比如:用户名、密码、别名、手机号、邮箱、年龄、性别等核心数据。
这些信息跟用户息息相关,查询的频次非常高。
而用户扩展表中存的是用户的扩展信息,比如:所属单位、户口所在地、所在城市等等,非核心数据。
这些信息只有在特定的业务场景才需要查询,而绝大数业务场景是不需要的。
所以通过分表把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分开,让表的结构更清晰,职责更单一,更便于维护。
除了按实际业务分表之外,我们还有一个常用的分表原则是:把调用频次高的放在一张表,调用频次低的放在另一张表。
有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就是:订单表和订单详情表。
1.3 分库不知不觉,系统已经上线了一年多的时间了。经历了N个迭代的需求开发,功能已经非常完善。
系统功能完善,意味着系统各种关联关系,错综复杂。
此时,如果不赶快梳理业务逻辑,后面会带来很多隐藏问题,会把自己坑死。
这就需要按业务功能,划分不同领域了。把相同领域的表放到同一个数据库,不同领域的表,放在另外的数据库。
具体拆分过程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7e458b-1658890144173)]
将用户、产品、物流、订单相关的表,从原来一个数据库中,拆分成单独的用户库、产品库、物流库和订单库,一共四个数据库。
在这里为了看起来更直观,每个库我只画了一张表,实际场景可能有多张表。
这样按领域拆分之后,每个领域只用关注自己相关的表,职责更单一了,一下子变得更好维护了。
1.4 分库分表有时候按业务,只分库,或者只分表是不够的。比如:有些财务系统,需要按月份和年份汇总,所有用户的资金。
这就需要做:分库分表了。
每年都有个单独的数据库,每个数据库中,都有12张表,每张表存储一个月的用户资金数据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db211-1658890144173)]
这样分库分表之后,就能非常高效的查询出某个用户每个月,或者每年的资金了。
此外,还有些比较特殊的需求,比如需要按照地域分库,比如:华中、华北、华南等区,每个区都有一个单独的数据库。
甚至有些游戏平台,按接入的游戏厂商来做分库分表。
2 水平方向水分方向主要针对的是数据,下面聊聊数据跟分库分表又有什么关系。
2.1 单库在系统初期,由于用户非常少,所以系统并发量很小。并且存在表中的数据量也非常少。
这时的数据库架构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b07128-1658890144173)]
此时,使用的数据库方案同样是:一个master数据库包含多张业务表。
用户读数据请求和写数据请求,都是操作的同一个数据库,该方案比较适合于并发量很低的业务场景。
2.2 主从读写分离系统上线一段时间后,用户数量增加了。
此时,你会发现用户的请求当中,读数据的请求占据了大部分,真正写数据的请求占比很少。
众所周知,数据库连接是有限的,它是非常宝贵的资源。而每次数据库的读或写请求,都需要占用至少一个数据库连接。
如果写数据请求需要的数据库连接,被读数据请求占用完了,不就写不了数据了?
这样问题就严重了。
为了解决该问题,我们需要把读库和写库分开。
于是,就出现了主从读写分离架构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3cc0b9-1658890144173)]
考虑刚开始用户量还没那么大,选择的是一主一从的架构,也就是常说的一个master一个slave。
所有的写数据请求,都指向主库。一旦主库写完数据之后,立马异步同步给从库。这样所有的读数据请求,就能及时从从库中获取到数据了(除非网络有延迟)。
读写分离方案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单节点问题,相对于单库的方案,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。
因为如果主库挂了,可以升级从库为主库,将所有读写请求都指向新主库,系统又能正常运行了。
读写分离方案其实也是分库的一种,它相对于为数据做了备份,它已经成为了系统初期的首先方案。
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:如果用户量确实有些大,如果master挂了,升级slave为master,将所有读写请求都指向新master。
但此时,如果这个新master根本扛不住所有的读写请求,该怎么办?
这就需要一主多从的架构了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8c7299-1658890144173)]
上图中我列的是一主两从,如果master挂了,可以选择从库1或从库2中的一个,升级为新master。假如我们在这里升级从库1为新master,则原来的从库2就变成了新master的的slave了。
调整之后的架构图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5b8d50-1658890144172)]
这样就能解决上面的问题了。
除此之外,如果查询请求量再增大,我们还可以将架构升级为一主三从、一主四从…一主N从等。
2.3 分库上面的读写分离方案确实可以解决读请求大于写请求时,导致master节点扛不住的问题。但如果某个领域,比如:用户库。如果注册用户的请求量非常大,即写请求本身的请求量就很大,一个master库根本无法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。
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建立多个用户库。
用户库的拆分过程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4f4373-1658890144172)]
在这里我将用户库拆分成了三个库(真实场景不一定是这样的),每个库的表结构是一模一样的,只有存储的数据不一样。
2.4 分表用户请求量上来了,带来的势必是数据量的成本上升。即使做了分库,但有可能单个库,比如:用户库,出现了5000万的数据。
根据经验值,单表的数据量应该尽量控制在1000万以内,性能是最佳的。如果有几千万级的数据量,用单表来存,性能会变得很差。
如果数据量太大了,需要建立的索引也会很大,从小到大检索一次数据,会非常耗时,而且非常消耗cpu资源。
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分表,这样可以控制每张表的数据量,和索引大小。
表拆分过程如下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60100d-1658890144172)]
我在这里将用户库中的用户表,拆分成了四张表(真实场景不一定是这样的),每张表的表结构是一模一样的,只是存储的数据不一样。
如果以后用户数据量越来越大,只需再多分几张用户表即可。
2.5 分库分表当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,用户并发量大,而且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也很多。这时该怎么办呢?
答:需要做分库分表。
如下图所示: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f6b41c-1658890144136)]
图中将用户库拆分成了三个库,每个库都包含了四张用户表。
如果有用户请求过来的时候,先根据用户id路由到其中一个用户库,然后再定位到某张表。
路由的算法挺多的:
- 根据id取模,比如:id=7,有4张表,则7%4=3,模为3,路由到用户表3。
- 给id指定一个区间范围,比如:id的值是0-10万,则数据存在用户表0,id的值是10-20万,则数据存在用户表1。
- 一致性hash算法
这篇文章就不过多介绍了,后面会有文章专门介绍这些路由算法的。
3 真实案例接下来,废话不多说,给大家分享三个我参与过的分库分表项目经历,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个参考。
3.1 分库我之前待过一家公司,我们团队是做游戏运营的,我们公司提供平台,游戏厂商接入我们平台,推广他们的游戏。
游戏玩家通过我们平台登录,成功之后跳转到游戏厂商的指定游戏页面,该玩家就能正常玩游戏了,还可以充值游戏币。
这就需要建立我们的账号体系和游戏厂商的账号的映射关系,游戏玩家通过登录我们平台的游戏账号,成功之后转换成游戏厂商自己平台的账号。
这里有两个问题:
- 每个游戏厂商的接入方式可能都不一样,账号体系映射关系也有差异。
- 用户都从我们平台登录,成功之后跳转到游戏厂商的游戏页面。当时有N个游戏厂商接入了,活跃的游戏玩家比较多,登录接口的并发量不容小觑。
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,我们当时采用的方案是:分库。即针对每一个游戏都单独建一个数据库,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允许存在差异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10eb1d-1658890144135)]
我们当时没有进一步分表,是因为当时考虑每种游戏的用户量,还没到大到离谱的地步。不像王者荣耀这种现象级的游戏,有上亿的玩家。
其中有个比较关键的地方是:登录接口中需要传入游戏id字段,通过该字段,系统就知道要操作哪个库,因为库名中就包含了游戏id的信息。
3.2 分表还是在那家游戏平台公司,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业务就是:金钻会员。
说白了就是打造了一套跟游戏相关的会员体系,为了保持用户的活跃度,开通会员有很多福利,比如:送游戏币、充值有折扣、积分兑换、抽奖、专属客服等等。
在这套会员体系当中,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:积分。
用户有很多种途径可以获取积分,比如:签到、充值、玩游戏、抽奖、推广、参加活动等等。
积分用什么用途呢?
- 退换实物礼物
- 兑换游戏币
- 抽奖
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想说,一个用户一天当中,获取积分或消费积分都可能有很多次,那么,一个用户一天就可能会产生几十条记录。
如果用户多了的话,积分相关的数据量其实挺惊人的。
我们当时考虑了,水平方向的数据量可能会很大,但是用户并发量并不大,不像登录接口那样。
所以采用的方案是:分表。
当时使用一个积分数据库就够了,但是分了128张表。然后根据用户id,进行hash除以128取模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99fe7c-1658890144135)]
3.3 分库分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分表的数量最好是2的幂次方,方便以后扩容。
后来我去了一家从事餐饮软件开发的公司。这个公司有个特点是在每天的中午和晚上的就餐高峰期,用户的并发量很大。
用户吃饭前需要通过我们系统点餐,然后下单,然后结账。当时点餐和下单的并发量挺大的。
餐厅可能会有很多人,每个人都可能下多个订单。这样就会导致用户的并发量高,并且数据量也很大。
所以,综合考虑了一下,当时我们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分库分表。
经过调研之后,觉得使用了当当网开源的基于jdbc的中间件框架:sharding-jdbc。
当时分了4个库,每个库有32张表。
[图片上传失败…(image-170a57-1658890143867)]
4 总结上面主要从:垂直和水平,两个方向介绍了我们的系统为什么要分库分表。
说实话垂直方向(即业务方向)更简单。
在水平方向(即数据方向)上,分库和分表的作用,其实是有区别的,不能混为一谈。
- 分库:是为了解决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问题,和磁盘IO的性能瓶颈问题。
- 分表:是为了解决单表数据量太大,sql语句查询数据时,即使走了索引也非常耗时问题。此外还可以解决消耗cpu资源问题。
- 分库分表:可以解决 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、磁盘IO的性能瓶颈、检索数据耗时 和 消耗cpu资源等问题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很大,但是需要保存的数据量很少,这时可以只分库,不分表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不大,但是需要保存的数量很多,这时可以只分表,不分库。
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,用户并发量大,并且需要保存的数量也很多时,可以分库分表。
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。
是不是有点意犹未尽?
没关系,其实分库分表相关内容挺多的,本文作为分库分表系列的第一弹,作为一个开胃小菜吧,分享给大家。
在文章末尾顺便提几个问题:
- 分库分表的具体实现方案有哪些?
- 分库分表后如何平滑扩容?
- 分库分表后带来了哪些问题?
- 如何在项目中实现分库分表功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