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语言中闭包是引用了自由变量的函数,被引用的自由变量和函数一同存在,即使已经离开了自由变量的环境也不会被释放或者删除,在闭包中可以继续使用这个自由变量,因此,简单的说:

    函数 + 引用环境 = 闭包

    同一个函数与不同引用环境组合,可以形成不同的实例,如下图所示。

     

    图:闭包与函数引用

    一个函数类型就像结构体一样,可以被实例化,函数本身不存储任何信息,只有与引用环境结合后形成的闭包才具有“记忆性”,函数是编译期静态的概念,而闭包是运行期动态的概念。

    其它编程语言中的闭包

    闭包(Closure)在某些编程语言中也被称为  Lambda 表达式。

     

    闭包对环境中变量的引用过程也可以被称为“捕获”,在  C++11  标准中,捕获有两种类型,分别是引用和复制,可以改变引用的原值叫做“引用捕获”,捕获的过程值被复制到闭包中使用叫做“复制捕获”。

     

    在 Lua  语言中,将被捕获的变量起了一个名字叫做 Upvalue,因为捕获过程总是对闭包上方定义过的自由变量进行引用。

     

    闭包在各种语言中的实现也是不尽相同的,在  Lua 语言中,无论闭包还是函数都属于 Prototype 概念,被捕获的变量以 Upvalue 的形式引用到闭包中。

     

    C++ 与 C#  中为闭包创建了一个类,而被捕获的变量在编译时放到类中的成员中,闭包在访问被捕获的变量时,实际上访问的是闭包隐藏类的成员。

    在闭包内部修改引用的变量

    闭包对它作用域上部的变量可以进行修改,修改引用的变量会对变量进行实际修改,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理解:

    //  准备一个字符串
      str := "hello world"

    //  创建一个匿名函数
      foo := func() {
        
          // 匿名函数中访问str
          str = "hello dude"
      }

    //  调用匿名函数
      foo()

    代码说明如下:

    • 第 2       行,准备一个字符串用于修改。

    • 第 5       行,创建一个匿名函数。

    • 第 8       行,在匿名函数中并没有定义 str,str 的定义在匿名函数之前,此时,str 就被引用到了匿名函数中形成了闭包。

    • 第 12       行,执行闭包,此时 str 发生修改,变为 hello dude。

    代码输出:

    hello dude

    示例:闭包的记忆效应

    被捕获到闭包中的变量让闭包本身拥有了记忆效应,闭包中的逻辑可以修改闭包捕获的变量,变量会跟随闭包生命期一直存在,闭包本身就如同变量一样拥有了记忆效应。

     

    累加器的实现:

    package  main

    import  (
          "fmt"
      )

    //  提供一个值, 每次调用函数会指定对值进行累加
      func Accumulate(value int) func() int {

    //  返回一个闭包
          return func() int {

    //  累加
              value++

    //  返回一个累加值
              return value
          }
      }

    func  main() {

    //  创建一个累加器, 初始值为1
          accumulator := Accumulate(1)

    //  累加1并打印
          fmt.Println(accumulator())

    fmt.Println(accumulator())

    //  打印累加器的函数地址
          fmt.Printf("%p\n",  &accumulator)

    //  创建一个累加器, 初始值为1
          accumulator2 := Accumulate(10)

    //  累加1并打印
          fmt.Println(accumulator2())

    //  打印累加器的函数地址
          fmt.Printf("%p\n",  &accumulator2)
      }

    代码说明如下:

    • 第 8       行,累加器生成函数,这个函数输出一个初始值,调用时返回一个为初始值创建的闭包函数。

    • 第 11       行,返回一个闭包函数,每次返回会创建一个新的函数实例。

    • 第 14       行,对引用的 Accumulate 参数变量进行累加,注意 value 不是第 11 行匿名函数定义的,但是被这个匿名函数引用,所以形成闭包。

    • 第 17       行,将修改后的值通过闭包的返回值返回。

    • 第 24       行,创建一个累加器,初始值为 1,返回的 accumulator 是类型为 func()int 的函数变量。

    • 第 27 行,调用       accumulator() 时,代码从 11 行开始执行匿名函数逻辑,直到第 17 行返回。

    • 第 32       行,打印累加器的函数地址。

    对比输出的日志发现  accumulator 与 accumulator2 输出的函数地址不同,因此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闭包实例。

     

    每调用一次 accumulator  都会自动对引用的变量进行累加。

    示例:闭包实现生成器

    闭包的记忆效应被用于实现类似于设计模式中工厂模式的生成器,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创建一个玩家生成器的过程。

     

    玩家生成器的实现:

    package  main

    import  (
          "fmt"
      )

    //  创建一个玩家生成器, 输入名称, 输出生成器
      func playerGen(name string) func() (string, int) {

    //  血量一直为150
          hp := 150

    //  返回创建的闭包
          return func() (string, int) {

    //  将变量引用到闭包中
              return name, hp
          }
      }

    func  main() {

    //  创建一个玩家生成器
          generator := playerGen("high  noon")

    //  返回玩家的名字和血量
          name, hp := generator()

    //  打印值
          fmt.Println(name, hp)
      }

    代码输出如下:

    high noon 150

    代码说明如下:

    • 第 8       行,playerGen() 需要提供一个名字来创建一个玩家的生成函数。

    • 第 11       行,声明并设定 hp 变量为 150。

    • 第 14~18       行,将 hp 和 name 变量引用到匿名函数中形成闭包。

    • 第 24 行中,通过       playerGen 传入参数调用后获得玩家生成器。

    • 第 27       行,调用这个玩家生成器函数,可以获得玩家的名称和血量。

    闭包还具有一定的封装性,第 11  行的变量是 playerGen 的局部变量,playerGen 的外部无法直接访问及修改这个变量,这种特性也与面向对象中强调的封装性类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