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几年,咱们对科技领域的一些“乌龙”事件记忆犹新。

比如有的公司或者团队花费大量经费号称“自主创新”浏览器,结果一查发现是谷歌浏览器“套壳”而成。

类似的事件从软件开发到芯片研制,各行各业都曝光过。

因此以“自主创新”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,都逃不开“美帝套壳”的争议,就连华为鸿蒙系统也不能免俗。

那么被华为甚至国内手机产业寄予厚望,诞生使命就是避免美帝卡脖子的鸿蒙系统,到底是不是谷歌安卓套壳呢?

时间倒回到三四年前,这个问题还真的很纠结,因为诞生之初的鸿蒙初代,不仅是套壳安卓,而且是“必须套壳才能活”!

2019年,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为的绞杀和封锁,力度和速度都比预期的要猛得多。

虽然居安思危的华为,早就将自研系统作为后路投入经费研发,可是在2019年因为美国的极限制裁而提前推出市场的鸿蒙是被迫的,也是不成熟的。

对于被迫套壳安卓的开源代码,华为并没有藏着掖着。


2019年,余承东在介绍鸿蒙系统的PPT时,将鸿蒙架构分为“当前”和“未来”两种架构。

华为承认,2019年的初代鸿蒙,内核是以开源Linux为主,鸿蒙微内核为辅。到了“未来成熟时期”,鸿蒙架构的内核,将全面转为鸿蒙微内核。

所以当时看过鸿蒙发布会的许多人,都戏称“完全自主鸿蒙”活在余承东的PPT里。

一个“后发出场”,争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的选手,所谓“完全自主”,必须同时做到技术自主和生态自主。

2019年的初代鸿蒙,技术自主和生态自主都不具备,可是技术攻关从来是华为的强项,技术难题也从来不是华为扩大市场的主要绊脚石。

当鸿蒙系统升级到第二代鸿蒙2.0的时候,鸿蒙已经具备甩开安卓架构,自主狂奔了。


可是作为新生系统,装机量有限,如果不“兼容”安卓,如何说服各大互联网企业都为你再开发“鸿蒙特供版”?

过去一些年,许多人都黑华为利用爱国人设以及行政方面的力量助推发展。可现实却是过去四年,行政层面没有推动任何互联网企业“开发鸿蒙特供版”。

鸿蒙一直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布鸿蒙3.0,鸿蒙4.0,将鸿蒙系统的装机量发展到1亿,5亿,直到如今的全球8亿装机量。

过去几年,鸿蒙一直兼容安卓,也就逃不开“安卓套壳”的非议,鸿蒙不舍弃安卓,不是因为技术依赖,二是大量用户沉淀的“生态依赖”。

过去十年,在全球手机市场增量最磅礴的时期,怎么可能没有第三家系统商看到如此欣欣向荣的市场?

三星作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厂家,微软作为PC系统全球垄断的互联网第一巨无霸,都曾经开发过“自主手机系统”,希望成为苹果与安卓之外的第三玩家。

类似微软和三星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巨头,发布过手机操作系统的就超过十家,可是市场大浪淘沙下,存活的依旧只有安卓和苹果。

以这些互联网和手机巨头的科研力量底蕴,攻克手机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关并不难。

他们最终的消亡,都是输在无法构建媲美安卓和苹果的自有生态。

鸿蒙想要甩开安卓套壳的标签,除了技术自主,生态自主是绕不开的门槛。

今年,华为终于迈出了这一步,在今年1月18日的开发者大会上,华为宣布今年四季度问世的鸿蒙NEXT正式版,与以往的都不相同,最新版本将不再兼容安卓应用。

任何手机应用公司,如果今年四季度还想接入鸿蒙系统,接下来的几个月,就必须开发“鸿蒙适配版”。

如今在手机,智能车,智能电视等领域累计8亿装机量的鸿蒙系统,终于走出生态自主的这一步,鸿蒙摆脱安卓,终于活成“余承东2019年吹牛”的样子。

咱们普通人日常使用的APP不过几十个,不同的人会有一些交集,然后将大多数人的常用APP汇总后,虽然全世界APP数以百万计,但常用的就那么几百个。

这几百个都算得上互联网大厂,在普通人想来,这些资金充足的大企业,花点钱研发一个华为适配版很容易,因此这一步很简单。

可事实却是,过去四年,真正为鸿蒙系统专门研制适配版APP的,只有微博和IT之家等极少数企业。

这次华为开发者大会上,官宣接下来几个月会开发鸿蒙适配版的互联网大厂有200多家,大家耳熟能详的以及经常使用的APP,大多数都在。


华为在发布会上宣布,到今年四季度正式版鸿蒙NEXT上线之后,适配的应用生态将超过5000个,看起来有点“青铜圣斗士小宇宙”的架子了。

不过对于不兼容安卓,决定单独抗击市场风浪的鸿蒙系统,市场上欣慰和担忧的声音都很多。

比较欣慰的,都是见到中国操作系统,至少在中国境内,有了成为安卓,苹果之外第三极的基础。

至于担忧的,就是担心鸿蒙沦为“被制裁的国内替代者”系统,无法在国际市场披荆斩棘。

如果鸿蒙系统无法面向更广阔的几十亿用户,最终只能依靠国内几亿用户养着,结局必然是饿不死,但也长不大。

在我们普通人看来,鸿蒙在今年四季度正式上线时,适配5000款APP,听上去似乎大势已成,天下尽在掌握。

可实际上,2023年苹果没有公布适配APP数据,但是截至2022年,APP Store上的应用就已经超过了178万个。

苹果生态是178万个应用的浩瀚星河,所以我才将华为的5000应用称为“青铜圣斗士的小宇宙”。

当然,青铜圣斗士都是锤不死的,最终也都能绽放击败黄金圣斗士的高光时刻。

相比较国内担忧者普遍关注的“鸿蒙与苹果安卓的国际厮杀”,我却看到了鸿蒙国内发展的一大隐忧。

华为公布的200家主流应用将开发鸿蒙适配版,包括:支付宝、美团、知乎、微博、唯品会、京东。小红书、迷你世界、高德地图、各大银行等等。


大家放大图片看应用图标,有没有觉得缺什么?

在我看来,至少缺三块。

第一眼发现不在名单的是微信,这可是当下我国第一个十亿级社交互动软件,不排第一就很扎眼。

第二是企鹅的最主要盈利板块,主流游戏一个都没有,在华为公布的200家名单里,不是没有游戏,倩女幽魂、诛仙、迷你世界等等都在,但没有企鹅的那几个吸金王者。

第三是短视频赛道的霸主,直播带货的最大流量入口,抖音和快手不在名单里。

这些如果也和华为达成了鸿蒙的适配合作,理当出现在榜单前列,他们不可能是“等等”的级别,所以大概率是“还在洽谈中”。

当然,鸿蒙NEXT四季度上线时,号称涵盖用户99.9%的常用APP,那么这些APP到时候肯定还是在的,只不过当下还有“最后的谈判未达成”。

能让鸿蒙与这些超大型APP谈判卡壳的,我猜测类似于当年企鹅曾经状告苹果系统收30%渠道费是垄断。

这个案件虽然不了了之,可是建立生态,然后靠渠道费盈利,然后盈利费用再开发更好的生态应用场景,这是苹果系统的收益逻辑。


鸿蒙如果要构建自己的生态闭环,高昂的运营成本,安卓模式显然是不可能维系的,可如果华为也套用苹果模式,就面临两方面的难题。

第一是企鹅等流量入口的巨头,是否还能忍受苹果之外,另一个“后来居上”的渠道商?

第二是作为普通用户,因为苹果系统的支付渠道问题,绝大多数用户在同一APP上都有双系统的双账号,如果鸿蒙也收渠道费,那未来普通用户都要做好“三账号”的准备.

双账号已经是许多人忍耐的极限,鸿蒙作为市场后来者,无论有怎样的光环,如果让客户都增加“大多数应用三账号”的负担,对于市场推广是不利的。

当然,鸿蒙至今没有公布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,套用苹果的渠道收费也是我的猜测,只因为除了这一块与各大巨头谈不拢,我看不出企鹅系和抖音系在适配鸿蒙上不积极的原因。

至于消除了套壳争议的鸿蒙,能否成为挑战安卓和苹果的第三极,是否能在运营和发展模式上创新,我们不用等太久,今年就会有答案!